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咆哮的二十年代:1920年代风格在现代时尚中的复兴

还记得玛丽莲·梦露那首著名的《pooh pooh bee doo》吗?当时尚界突然怀念起爵士年代的摇曳生姿,新季的T台便奏响了复古狂想曲。若说曾有人偏爱冷调风情,那么来临的春夏,所有人都将沉醉于这抹炽热!

终于,我们迎来了那个疯狂、鎏金、喧嚣的二十年代!这十年见证了女性意识、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的全面革新。一战结束后,女性服饰成为社会情绪最直观的投射——战时她们穿起伯百利设计的战壕风衣在工厂劳作、在医院救死扶伤,和平来临后,那些束缚身体的旧式裙撑再也回不来了。

“是时候狂欢了!”战后重生的喜悦催生了”飞来波女郎”(flappers)的登场。这个词既形容”学飞时扑扇翅膀的雏鸟”,更是对叛逆新女性的生动写照:她们年轻自我,热衷打破陈规,用离经叛道的方式宣告新时代的到来。

这些少女们以惊世骇俗的形象登场:烟熏眼妆、猩红唇瓣、及膝裙摆与层层叠叠的珍珠项链,构筑成慵懒又挑衅的风情。当众补妆不再被视为失礼,香烟、汽车、爵士乐俱乐部里与男子谈笑风生,都是她们挣脱枷锁的宣言。维克多·马尔格里特的小说《女公子》精准捕捉了这股风潮——主人公莫妮克留着男孩式波波头,穿着直筒低腰裙,将雌雄同体的美学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
在2012春夏时装周的舞台上,二十年代的灵魂再度苏醒。拉夫·劳伦与马克·雅各布的作品中,《热情似火》中达芙妮的丝绸衬衫与针织开衫重现江湖,恍若现代版黛西·布坎南即将步入盖茨比的盛宴。古驰创意总监弗里达·贾娜妮则用黑金流苏裙复刻《艺术家》中的贝雷妮丝·贝乔,装饰艺术的几何线条在摆动间流光溢彩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流苏成为本季众多设计师偏爱的设计语言。而香奈儿女士关于”优雅应允行动自由”的名言,不仅体现在1926年问世的小黑裙,更蕴含在她为热衷运动的”新女性”打造的休闲服饰中——托里·伯奇正是以此致敬最初的运动时尚风潮。

这次二十年代的全面回归,本质是对陈规的再度颠覆。那个年代的叛逆灵魂仍在提醒我们:当打破桎梏的钟声响起,何不纵情起舞?听,喧嚣年代正在呼唤每个灵魂的觉醒!